股债跷跷板效应将凸显

2021-12-17 11:10:03

不同的政策放松,对债券的影响是不一样的。宽货币和宽信用并存期间,要看两者的力度以及侧重的重心。


本周央行降准落地,宏观数据也将处于真空期,需要密切关注周期股的表现,股债跷跷板效应或将凸显。此外,需要关注12月20日LPR是否下调,虽然本周MLF利率未下调,但较强的稳增长诉求不排除LPR下调的可能性。若12月MLF利率与LPR均保持不变,则对债市影响较为有限;若MLF利率不变而下调LPR,则后续货币宽松必要性降低,LPR下调的宽信用冲击会对债市形成利空影响。

技术上来看,二债、五债、十债主力合约2203合约高位振荡,二债相对偏强,周三创出近期高点,十债相对偏弱,未突破近期高点。拉长周期来看,三大品种相对于主连合约年内8月的高点仅有小幅空间,年内高点面临一定压力,与此同时,短期60日均线与20日动态区间下沿有双重支撑,期债维持高位振荡的概率较大。

经济基本面来看,周三11月经济“成绩单”出炉,多重风险挑战下,指标增速继续回落,其中1—11月工业增加值、消费、固定资产投资、房地产投资、基建投资、基建投资(不含电力)、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0.1%、13.7%、5.2%、6.0%、-0.17%、0.5%、13.7%,相较于1—10月分别回落0.8、1.2、0.9、1.2、0.89、0.5、0.5个百分点。其中,消费、房地产投资回落幅度相对较大,基建投资转为负增长,因此经济对于“稳增长”的政策需求更为迫切。

基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释放的信号,“稳增长”的目标权重上调,会议提到“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”。“逆周期”调节的工具主要是基建投资,尤其是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中主要是作为经济下行缓冲器而存在的。基建投资的力度取决于政府稳增长以及加杠杆的意愿和能力,这可以从财政发力的方向及节奏中反映出来。
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财政、基建的表述相较于之前略超市场预期,不仅明确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”,而且强调“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,加快支出进度”。与此同时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会议强调“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”。

通常来说,不同的政策放松对债券的影响是不一样的。如果货币政策放松,对债券利好。如果是财政政策放松,对债券未必是利好。前者意味着宽货币,后者对应的是宽信用。宽货币和宽信用并存期间,要看两者的力度以及侧重的重心。显然,为实现“稳增长”目标,政策更偏重财政发力,货币方面将更多采取结构性工具,比如再贷款。至于存款准备金率,不排除还有下调的空间。

12月15日,央行正式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释放长期资金约1.2万亿元,当日有9500亿元MLF到期和100亿元逆回购到期。此外,央行开展了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,中标利率分别为2.95%、2.20%。MLF量缩价平,MLF降息预期未兑现。

周四凌晨,美联储隔夜声明明显鹰派,一方面加速Taper,从明年1月起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由减少150亿美元增加到减少300亿美元;另一方面,美联储释放了加快步伐加息的信号,点阵图显示,三分之二官员预计2022年将加息三次,六成预计2023年再加息三次。美联储的鹰派决议无疑对美债利率形成上行压力,隔夜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,欧债收益率多数上涨,对国内债市也产生一定抑制作用。此外,近期国内周期股明显反弹,对债券的负向影响短期内或逐步放大。